秋日的未名湖畔,燕园内人头攒动,发布5亿元人才基金,全面展示四川各地的机遇之门、诚意之心;随后,“橄榄枝”相继抛向哈工大、哈工程,建立“蓉漂”引才工作站,精准岗位供给,掀起了一场场人气火爆的招聘活动……
记者昨日从市委人才办获悉,2025“蓉漂人才荟”校园行系列活动日前启动,9月共组织开展了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5场专场活动,释放超过3500个优质岗位,意向招募人才总数达1.4万余名,展现了成都“奋进中的创新之城”城市特质,并诚邀广大英才选择成都干事创业,共享城市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在北京大学活动现场,举办了2026“蓉漂杯”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将通过“以赛引才、以赛育才”汇聚高层次人才(项目),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成都高新区还现场发布了规模5亿元的“金熊猫砺锋人才基金”,坚持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导向,支持包括“蓉漂杯”获奖项目在内的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帮助人才“轻装上阵、轻松起步”。
此外,成都与各高校在人才共引共育、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活动现场,成都携手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建立了“蓉漂”引才工作站,并与哈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签订博士后流动站合作框架协议,中物院成科中心与哈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签订人才合作协议。
在北京大学专场招聘会现场,成都高投兴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云筑信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四川新网银行等各个展位前排起了长队,众多求职学子“有备而来”,现场气氛热烈。
据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蓉漂人才荟”校园行系列活动精心组织了国家实验室、高等院校、重点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等百余家用人单位来到现场,提供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3500余个优质岗位,最高年薪达120万元。同时,现场还设置了选调生政策咨询处、事业单位招聘专区以及简历打印区,为求职毕业生提供便捷的咨询服务。
其中,技术研发岗位成为各个企业招聘的主要方向。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招聘负责人表示,“我们招聘的6个重点岗位涵盖科研与转化两大方向,现场科学家岗位咨询热度较高,尤其吸引具有博士背景、希望在生物医药行业深耕的青年人才。‘走进高校’的招聘方式十分高效,既能精准对接目标人才,也能提升招聘效率和深度。”
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一家具备端侧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能力的平台和产品服务商,在机器人、智能终端等多个领域均有布局,此次招聘AI算法、机器人开发等岗位人才。“高校是高潜力人才的集中地,此次面对面招聘沟通,增强了求职者对企业的知晓度和认同感,也让企业精准获取人才,是一种多赢的人才对接机制。”该公司招聘负责人谈道。
9月27日下午,北京大学2026届流体力学博士研究生刘同学早早地来到活动现场,他的求职目标是科研院所,虽不是四川人,但他目标坚定地要“入川”。
同样是北京大学2026届博士研究生的张同学是四川人,她表示:求学多年,自己身边的非四川籍同学都计划去成都发展,她也想在现场觅得一家有发展空间的家乡企业,进而回到成都工作、生活。
“我来自云南,一直关注成渝地区的发展机会,今天这场专场活动真是‘及时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场活动现场,机械工程专业应届毕业生李同学表示,自己最看重产业与政策的“双向匹配”,“成都给出的人才政策,让我们外地学生看到了在成都扎根的清晰路径。”
接下来,成都还将持续赴外揽才,10月组织25场高校专场活动。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时值金秋,蓉城处处涌动着“奋楫争先千帆竞”的蓬勃气象,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搭建更多人才与产业对接平台,欢迎更多英才选择成都,在这片热土上书写与城市共同成长的新篇章。(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世芳)